社福機構貧富懸殊 工會斥理財不善促社署加強管理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0/05/11 12:25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1 12:25

分享:

分享:

社會福利機構員工會總幹事曾紀南(圖左)、社會福利機構員工會理事長邱智恆(圖中)(冼偉倫攝)

社福機構可獲公帑資助,亦有一定財政自主,但有工會指出,社福機構之間貧富懸殊,有機構庫房水浸,超過25%的可儲備水平;有機構庫房長年「零儲備」,面對突發情況時或會影響服務的穩定。工會呼籲社署加強監管,避免機構未能妥善運用公帑。

在現行制度下,受整筆撥款資助的社福機構,扣除2007年前的儲備後,其累積整筆撥款儲備金額,不可多於年度營運開支的25%。

社會福利機構員工會收集並調查了165間,受社署整筆撥款資助的社福機構於18/19年度的周年財務報告。調查發現,有86間機構庫房「水浸」,累積整筆撥款儲備多於25%;8間機構錄得赤字的同時儲備總額為零,簡而言之,即該機構過去或未有儲備足夠資金確保財務穩定,面對赤字時,只能靠注資「貼錢」,或從其他收入源補貼,維持帳目平衡。

工會認為以上情況並不健康,儲備過多或過少,均反映機構沒有妥善理財,前者代表機構未有妥善運用公帑,後者則較易在面對突發情況時,被迫中斷服務,影響服務使用者。

對於機構累積過多儲備,社會福利機構員工會總幹事曾紀南認為原因之一,在於機構未有妥善利用公帑,改善基層員工薪酬褔利,甚至克扣員工福利,累積儲備。

至於面對赤字的機構方面,社會福利機構員工會理事長邱智恆指,部分機構習慣用非資助項目的收入,補貼其資助項目的虧蝕,有關做法不利保障財政穩健。他以香港宣教會白普理上水家庭中心為例,有消息指該中心的非資助項目疫情下收入大減,無法補貼其資助項目造成的虧損,儲備將於6月底用盡。

工會對此向社署提出訴求,包括加強規管儲備水平過高的社福機構,和訂立機制管理長期零儲備的社福機構,有需要時接管其資助服務,避免服務使用者受影響。

立即下載hket App,掌握「全球疫情實時動態」、口罩供應資訊及急症室輪候時間:https://bit.ly/2V94aIF

一APP在手洞悉天下 立即訂閱送高達$480訂閱禮品:https://bit.ly/39VrHSC

記者:陳梓蔚